于素白中见万象,在瓷光里阅古今。近日网络股票配资平台,“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来自福建泉州德化县的200多件陶瓷精品跨越千里,在黄浦江畔向世界展示“中国白”的独特魅力。
作为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重要文博艺术项目之一,“万象本色”大展紧扣时间线索,以“盛世鼎新·历史钩沉·未来可器”三大板块系统呈现德化瓷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新。其中,“盛世鼎新”板块以德化白瓷的守正创新为叙事主题,集中展示工艺美术大师的经典力作,如曾入选金砖国礼的《玉玲珑梅瓶》、特设滴水声效的《滴水观音》等。“历史钩沉”板块以泰兴号沉船装置为核心,通过泉州博物馆历代德化陶瓷珍品及各类历史文献和影像记录的展示,全方位呈现德化瓷深厚的历史积淀。“未来可器”板块聚焦当代性、观念性、实验性的探索,展品或突破传统题材,或解构固有形象框架,展示德化瓷的无限可能。
“本次大展深度呈现德化瓷‘凝天地素色,铸中华美魂’的精神内核;立足海上丝绸之路史实,探讨德化瓷的跨文化价值与世界意义。”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展览策展人张晓凌看来,展览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德化瓷之美,更在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中探索当代价值,并深研文创产业背景下德化瓷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千年古县德化,拥有陶瓷烧制历史逾三千年。至宋元时期,伴随泉州港的繁荣,德化青白瓷、白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资,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欧洲。时至今日,“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的德化白瓷,成为福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符号。
“‘中国白’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文化态度。”德化县人民政府县长吴志朴表示,希望借助中华艺术宫这一“国际文化窗口”,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表示,德化正计划加快“陶瓷文化出海”的步伐,推动白瓷与更多国际设计、高校、美术馆、平台开展合作,拓展全球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力。
在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还推出“瓷上丹青”系列教育活动,五位德化非遗大师现场教学,观众可近距离接触瓷土、体验拉坯、参与雕刻,亲历“泥土变白玉”的神奇转化。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主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网络股票配资平台
辉煌优配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