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外蒙古之间一片大约60英里长炒股炒股配资,20英里宽的半草原半沙漠荒原。
这里曾经也叫诺门坎,所以这两种名称本质上都没有错误。
1939年5月到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队和苏联、蒙古两国军队,共计几十万人,在这片不毛之地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这场冲突也是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经历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惨败。
整整两个精锐师团,就这样被苏军彻底打残,关东军也自此一蹶不振……
展开剩余90%诺门罕导火索
诺门罕战争的中心地带,是以内蒙古诺门罕布尔德为起点,到外蒙古给哈拉哈河之间长约60英里,宽约20英里的区域。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蒙古国和日本人控制的伪满洲国都在宣称这一地区的主权。
其实这一主权争议本质上是中国和蒙古国的主权争议,而在伪满洲国建立后,其也继承了这一争议。
1939年5月初,伪满洲国骑兵和日军顾问在进入有争议的哈拉哈河以东地区巡逻时,发现了蒙古国的巡逻队也时常在这里出没。
关东军不愿放弃这片土地,所以就加强了在此地区的兵力投入,双方之间的挑衅和摩擦也就此不断发生。
其实早在1936年6月,日本就修订了《帝国国防方针》,加强了在满洲的战备,并且以苏军为第一作战对象。
日本大本营当时的想法是“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因此欲想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想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日本不愿意放弃对诺门罕地区的争夺权,而且在那一年的8月,日本还和德国签署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约》。
极度亢奋的日本大本营,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可以在远东地区放手大干一场了。
与此同时,苏联也在加强在蒙古国的防御,1938年远东红军第57军进入蒙古国,作战对象直指哈拉尔的日军第23师团。
这个师团以擅长进攻作战而闻名,师团长小松原曾经是日本驻苏联大使馆武官,号称“苏联通”。
1939年5月4日,蒙古国24国境警备队的马群越过了哈拉哈河放牧,伪满洲国兴安北警备军骑兵哨所的士兵开枪阻拦,并且上马追击。
蒙古国的牧马人和马群被赶回了西岸,但是不久后蒙古国军队就攻占了伪满洲国的哨所,双方的冲突正式爆发。
关东军在得知情况后,可谓是欣喜若狂,他们早就在等待和苏联全面开战的机会了。
在关东军看来,此时的苏联已经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清洗”,肯定已经不足为虑,一些少壮派军官甚至认为,日军的一个师团,就足以对付苏军的三个师!
然而当时90%的日军军官,对于苏军的情况都一无所知,却坚定的认为自己能够击败苏军,并且将其当作类似于中国军队一样的对手。
1939年5月27日,日军主动向苏军发起攻击,最开始时日军确实取得了相当的进步。
第23师团的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队成功奇袭蒙古国军指挥部,然而这对于战局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日军的对手从来都不是蒙古国,而是苏军。
日本的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队很快就被苏军的坦克包围,日军的装甲车在装甲厚度上远低于苏军,根本就不是对方的对手。
交战之初,不少就被直接打成了零件状态,日本骑兵面对苏联坦克更是束手无策,绝望之下只好扮了一把波兰骑兵。
他们纵马狂奔,以马刀对坦克,纵使将苏军坦克砍的乒乓作响,仍然毫无意义,苏军喷火坦克连直接全歼了日军骑兵。
这些日军骑兵,到最后也只是死得稍微有尊严了一点。
与此同时,正面进攻的日军步兵也遭遇了苏军的炮火覆盖,最后第23师团只能灰溜溜的撤回了海拉尔。
坦克对坦克
当时间来到6月,日军第23师团很快就准备卷土重来,与此同时日军的第7师团也前来配合友军。
第7师团是日军的王牌部队之一,早年在日俄战争和甲午战争中都是战功部队,现在重新被拿来对付俄罗斯人。
该部的士兵常年练习肉搏战,且所有士兵都来自于苦寒的北海道,据称是很能打的部队。
除了这支强力援军之外,日本大本营还派出了精锐的“坦克第一师团”,该部是日军唯一的一支坦克师团。
自从中日爆发战争以来,日军还没有动用过这一精锐部队,那是真的生怕有什么磕磕碰碰,为了对付苏军,日本是真的掏出了家底。
然而此时,日军对面的对手,已经换成了苏军未来的战神——朱可夫。
从7月1日开始,日军的装甲部队反复冲击苏军,但是却始终没能取得什么有意义的战果,只有7月3日侥幸拿下了苏军的一个炮兵阵地。
而这次胜利,也是整个诺门罕战役中,日军对苏军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7月4日,苏军正面击溃了关东军的步兵部队,随后两军的装甲部队在不足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了一轮大战。
双方近千辆坦克绞杀在了一起,苏军几乎动用了自己的所有坦克型号,完全就是将诺门罕战场当成了自己的武器试验场。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日军惨败,冲突结束后朱可夫对日军的坦克部队有这么一句评价:“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
这是诺门罕战役的高潮,不过之后冲突还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9月才宣告结束。
此战日军损失了50000人,23师团、7师团以及第一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因为巨大的损失,日本不得不和苏联签署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当时日军中的一位军医松本草平在战后写了一本回忆录《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
其中提到,苏军对待战场上的所有日本人都极度的冷酷,无论是否抵抗都要被杀死,最后一定要确定他们丧失了反抗能力。
可以说这一战算是打没了日军的骨气,之后的日军始终都没有勇气和苏联正面对抗,在1945年的“八月风暴”行动中更是如此。
硕大的一个日本关东军,竟然没有哪怕一支部队能够迟滞苏军,溃败溃败再溃败,就是满洲战役的主旋律。
日本这个国家对俄罗斯人的惧怕炒股炒股配资,好似已经被刻在了骨子里……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辉煌优配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